早排匯豐因為一籃子因素, 再跌到青姐$33價位
唔少網友都會問, 買唔買好呀? 銀行唔會死嘅!? (我老豆都有問我)
睇開小弟Blog 嘅讀者都知, 向來唔講股價,首要研究公司本質!
第一步,唔講太多點睇銀行數簿複雜技巧野
最簡單易明嘅 成本/收入比率,照字面去解就得,成本佔收入嘅百分比,當然佔比逾低逾好
可以見到 兩間跨國嘅大銀行:匯豐 & 渣打 成本/收入比都穩守90%以上
再對比下本地薑 恆生/大新/BOCHK
望埋最底兩行嘅國企大行
先唔講政治因素, 跨國大行係有本質上嘅問題, 睇上面嘅比率, 好明顯係營運效能好唔掂
第二步, 了解下銀行點賺錢先.
簡單咁去理解, 銀行業 吸存款 再貸款出去, 賺取息差
存款來源: 零售散戶/商業大戶/同業拆借, 依到我地假設平均成本大約為1%
而放貸: 私貸/樓按/商業/銀團貸款/同業, 假設平均收益大約為3%
銀行就賺左2% 息差...
但....
成本呢? 燈,油,火,蠟,租金,人工, 望返上面嘅 "成本/收入比", 大約50%咁計
息差賺左2% 扣左50%做成本, 得返1%利潤, 完未呢? 其實未, 仲有咩扣呀大佬?
壞帳! 唔係撥備咁簡單, 而係真係條友走左數, 如果借出去嘅錢當中有1%走左數
咁扣完成本得返1%利潤, 再走埋數....銀行就真係開善堂, 搞手賺夠啦, 但求打個和
當然實際銀行業盤數仲有好多唔同細位, 以上只係好簡化版咁講解下銀行業運作
仲有成本呢? 壞帳呢? 你可能會問嚟緊息差會唔會闊返些少呀?
內房10年期息口都可以5% 樓下嘅時候, 仲有幾多息差利潤可以有呢?
銀行股買唔會得過?
: 息差收窄 / 合規成本上升 / 未來壞帳機會
-上 篇完-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Buy me a coffee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