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表現並不反映將來前景
「買乜乜乜股票揸過世!」
思捷/匯豐/利豐/國泰 一間間嘅藍籌公司都沒落
今時今日要 買/(炒) FAANG ATMX BAT? 定係 tsla BYD 仲有NIO car?
買股票(公司)係買佢嘅前景
今日就分享下用咩思考方法 去判定依間公司有無前景? 甚或, 可以生存幾耐?
可能唔少讀大學year 1 商科嘅人都聽過 睇過依個方法
正正小弟好常用, 唔需要 會計知識, 只要你識字, 肯睇新聞, 肯睇年報(唔洗財務報表)
所以今日唔會教書咁講一大篇理論
純綷 copy n paste先
下一篇, 甚至嚟緊幾篇都試下搵唔同公司嚟講下, 套入個model 到
順道講下小弟揀嘅幾隻“霸權股”
但...有幾個大大大前題一定要嘅
- 要易地而處, 你係一個老闆 你要用一個資本家嘅角度去諗野
- 然後, 時刻保持你嘅好奇心
- 你好緊張你間公司、你盤生意、你嘅錢
以下內容 copy 自Wiki
當一個checklist 咁用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四個外力 — 來自買方的議價能力、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、來自潛在進入者的威脅、來自替代品的威脅和現有競爭者的威脅 — 共同組合而演變出影響公司的第五種力量:來自現有競爭者的威脅。而每一種力量都由數項指標決定:
來自買方的議價能力(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)
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(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)
- 買方集中度
- 談判槓桿
- 買方購買數量
- 買方相對於廠商的轉換成本
- 買方獲取資訊的能力
- 買方垂直整合的程度或可能性
- 現存替代品
- 消費者價格敏感度
- 總消費金額
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(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)
- 供應商相對於廠商的轉換成本
- 投入原料的差異化程度
- 現存的替代原料
- 供應商集中度
- 供應商垂直整合的程度或可能性
- 原料價格佔產品售價的比例
來自潛在進入者的威脅(Threat of new entrants)
- 進入障礙
- 規模經濟
- 品牌權益
- 轉換成本
- 強大的資本需求
- 掌控通路能力
- 絕對成本優勢
- 學習曲線
- 政策
來自替代品的威脅(Threat of substitutes)
- 消費者對替代品的偏好傾向
- 替代品相對的價格效用比
- 消費者的轉換成本
- 消費者認知的品牌差異
來自現有競爭者的威脅(Competitive rivalry)
- 現有競爭者的數目
- 產業成長率
- 產業存在超額產能的情況
- 退出障礙
- 競爭者的多樣性
- 資訊的複雜度和不對稱
- 品牌權益
- 每單位附加價值攤提到的固定資產
- 大量廣告的需求
- 不同的產品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完-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有網友話個blog 有時會留唔到comments, 可以經以下途經瘋狂交流
Facebook
Blog
Google Form 留意見
E-mail
DKLM10PM@gmail.com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